当前位置:首页 > 新闻中心 > 康养

水疗池日常维护技巧:过滤系统清洁与水质检测标准

发表时间:2025-10-17

  水疗池是医疗辅助与康复护理的重要设施,其运行状态关系到使用者的健康安全与治疗效果。日常维护工作中,过滤系统的清洁效能与水质的达标情况是核心环节,需通过规范操作与科学管理,保障水体环境稳定、卫生,为医疗服务提供可靠支撑。

水疗池

  一、过滤系统清洁要点


  过滤系统是水疗池去除水体杂质、微生物及污染物的关键装置,需定期开展清洁作业,避免滤材堵塞或效能下降。


  (一)滤材清洁周期与方式


  根据水疗池的使用频率与水体污染程度,确定滤材清洁周期。常规情况下,石英砂滤料每15-30天进行一次反冲洗,反冲洗时控制进水压力在0.2-0.3MPa,冲洗时间维持5-8分钟,直至排水清澈无杂质;活性炭滤料每3-6个月更换一次,更换前需对滤罐内部进行高压冲洗,去除残留污染物,避免新旧滤材交叉污染。


  (二)管道与阀门维护


  每月检查过滤系统连接管道是否存在渗漏、堵塞情况,若发现管道内壁附着污垢,可采用柠檬酸溶液循环浸泡2-3小时,再用清水冲洗干净;阀门部件需定期涂抹食品级润滑油,确保开关灵活,防止因阀门卡顿导致水流不畅,影响过滤效率。


  (三)设备运行状态检查


  每日观察过滤泵运行声音、电流是否正常,若出现异响或电流异常升高,需及时停机检查,排除叶轮堵塞、轴承磨损等故障;定期清理设备进、出水口滤网,防止毛发、纤维等杂质进入系统,影响过滤效果。


  二、水质检测标准与操作


  水疗池水质需严格遵循相关标准,通过定期检测与调控,确保各项指标符合要求,保障使用者健康。


  (一)常规检测指标与标准


  余氯含量:应维持在0.3-1.0mg/L,过高易刺激皮肤、黏膜,过低则无法有效杀灭细菌;检测时使用余氯检测试剂盒,取池水中上层水样,按照说明书操作,读取数值并记录。


  pH值:需控制在7.2-7.8,超出范围会影响余氯消毒效果,还可能导致水体腐蚀设备或产生水垢;采用pH试纸或电子检测仪进行检测,若pH值偏低,可添加碳酸钠调节,偏高则加入盐酸调整。


  浑浊度:应不大于5NTU,浑浊度过高表明水体中杂质过多,需加强过滤或更换滤材;使用浑浊度检测仪检测,检测前需校准仪器,确保数据准确。


  细菌总数:每毫升水样中细菌总数不超过100CFU,检测需由专业实验室完成,定期采集水样送检,若检测结果超标,需立即停止使用水池,进行全面消毒处理。


  (二)检测频率与记录管理


  每日开展余氯、pH值、浑浊度检测,每季度进行细菌总数检测;建立水质检测台账,详细记录检测日期、时间、指标数值、调整措施及操作人员,便于追溯与分析,及时发现水质变化规律,优化维护方案。


  (三)水质异常处理措施


  若检测发现某项指标超出标准,需立即采取对应措施。如余氯过低,可增加消毒剂投加量;浑浊度超标,可延长过滤时间或反冲洗滤材;处理后需重新检测,直至指标符合标准,方可恢复水池使用。


  水疗池日常维护中,过滤系统清洁与水质检测是保障设施正常运行、使用者健康的关键环节。相关工作人员需严格遵循操作规范,落实清洁与检测工作,不断优化维护流程,确保医用水疗池始终处于安全、卫生的运行状态。

推荐资讯

更多>>